close

國中的時候 老師喜歡叫我們背一些名言錦句
寫週記的時候 也要求我們抄上一段
記得有一句話 就這樣反反覆覆的 抄過好幾回
"失意事來 治之以忍 快心事來 治之以淡"
當初不過是希望慰藉一下自己模擬考失利的意念 現在看來 別有一番滋味

人活著除了有呼吸 還得有自主的思考 才能算個完整的人吧
但是起心動念時 不免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 而有波動起伏

記得一樁公案嗎?
客棧外頭有兩個路人在爭辯  談論著飄搖的旗子為何而動
甲說 因為風 所以旗子動
乙說 是旗子自己在動
禪師說 不 是心動了

大學時代上諮商輔導的課程
講到家族治療 往往大夥兒沉溺在一段成長歷史中未能解脫的情緒裡而哭泣不已
看老師 卻表情如故
在課後心得作業裡我寫  上完課之後 常常情緒一台直執無法平復 還陷在悲傷中
但是看到老師酷酷的表情 不知是否看多了 還是修養好。。。。。。
老師在作業後頭的回饋裡寫: 我的感動 我自己知道

人有心 而心 是柔軟的
曾經想 如果能做到絕情滅愛 那麼 不會有痛苦
雖然歡樂也將因此遠離 不過當作是讓心情不受波及的必要犧牲 是可以接受的
而絕情滅愛何其難也
看到黃口小兒純真的笑顏 看到天邊一道雲霞 忽然而來一陣好風
哪一樣不讓人心動?

於是思而又思 所謂如如不動 到底是何境界?

想起諮商輔導課來的客座講師曾經說過 要和情緒做朋友

坦承的接受自己有情緒的事實 偶而抽離自己 去想想情緒的來源 而不是合理化
當你了解情緒從何而來 就比較容易去面對他 去排解他
如果暫時無法理性 那就抱抱自己心中屬於兒童的一面 讓自己好過些
不要在情緒裡面迴盪太久 別讓自己陷在泥沼中

也有一派說法是 快樂的時候認真的快樂 悲傷的時候認真悲傷
去細品歡喜的滋味 痛苦的滋味
下一回同樣的情緒再度來臨 你會曉得 是了 這是歡喜 悲傷 痛苦 或快樂

想真正自在  很難
想離苦得樂  很難
難在人放不下情緒 放不下執念  放不下自己對自己的爭執
如若能理性的看待事情 而不是去看一個人
宏觀的去看 自  應該不是件難事

如來盤坐金蓮上 垂目觀望紅塵
看有情眾生或哭 或笑
如來如如不動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好個境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ss 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